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清算条例

时间:2024-07-02 14:08:09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71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清算条例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


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清算条例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


(1991年8月16日上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普通清算
第一节 清算期间
第二节 清算组织
第三节 清算公告
第四节 债权债务与清偿
第五节 清算资产的估价及处置
第六节 清算终结
第三章 特别清算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债权人和中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使外商投资企业的清算公正顺利地进行,促进利用外资工作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以及《中华
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结合上海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在上海市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进行的清算。
外资金融机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的清算,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清算,是指企业因经营期满,或者提前终止合同、章程并经原合同、章程审批机构(以下简称原审批机构)批准解散,或者被原审批机构撤销,对资产、债权和债务等进行的清理结算。
第四条 清算分普通清算和特别清算。
企业资产能够抵偿债务并且董事会或者管理机构(以下简称董事会)能够自行组织清算工作的,进行普通清算。
企业资产不能抵偿债务或者无法自行组织清算工作的,原审批机构可以根据企业或者债权人的申请,或者依其职权决定企业进行特别清算。
普通清算出现严重障碍时,债权人或者清算委员会向原审批机构提出申请并经批准,可以转入特别清算程序。
企业法人因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还债,人民法院裁定宣告企业进入破产还债程序后,其破产清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九章规定办理。
第五条 企业清算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公平合理、保护债权人及中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的原则,按照经批准的合同、章程进行。

第二章 普通清算^ 第一节 清算期间
第六条 企业开始清算的日期分三种:
(一)经营期满之日;
(二)提前终止合同、章程并经原审批机构批准解散之日;
(三)被撤销之日。
属本条第(一)项规定的,董事会应当在经营期满之日通知企业主管部门和原审批机构;属本条第(二)、第(三)项规定的,原审批机构应当在批准解散或者撤销之日通知企业主管部门、海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开户银行、税务机关等有关部门。
第七条 企业清算期从企业开始清算之日起至企业向其主管部门和原审批机构提交清算结束报告之日止,期限为一百八十日。
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清算期限的,由清算委员会向董事会提出申请,经董事会同意后,由董事会在清算期限届满三十日前,向原审批机构提出申请,是否准许,由原审批机构决定。
第八条 企业自开始清算之日起,除为清算目的或者经原审批机构批准而进行的民事活动外,应当停止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章 普通清算^ 第二节 清算组织
第九条 企业进行清算,应当成立清算委员会。清算委员会至少由三名成员组成,并推举主任一人。
清算委员会成员由董事会在董事会成员中选任。董事会成员不能或者不适合担任清算委员会成员时,董事会也可以聘请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律师担任。
第十条 董事会应当自企业开始清算之日起七日内,将清算委员会成员名单报企业主管部门审核。企业无主管部门的,报原审批机构审核。
企业主管部门或者原审批机构应当在接到清算委员会成员名单之日起七日内作出书面答复;逾期未答复的,视为认可。
第十一条 清算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董事会通过,可以解任或者补派清算委员会成员:
(一)清算委员会成员有违法行为;
(二)债权人请求并确有正当理由;
(三)清算委员会成员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
(四)其他原因。
董事会解任或者补派清算委员会成员必须报企业主管部门或者原审批机构审核。
企业主管部门或者原审批机构应当在接到解任或者补派清算委员会成员名单之日起七日内,作出书面答复;逾期未答复的,视为认可。
第十二条 清算委员会全面负责各项清算工作,其主要职责:
(一)书面通知已知债权人,并公告通知未知债权人;
(二)管理企业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目录及有关报表;
(三)提出财产作价和计算依据,制定财产估价方案;
(四)制定清算方案,并执行清算方案所确定的各项工作;
(五)收回债权和清偿债务;
(六)追回投资者应缴而未缴的款项;
(七)分配剩余财产;
(八)编写清算结束报告;
(九)办理有关注销企业登记事项。
第十三条 清算委员会代表企业参加诉讼活动。
第十四条 清算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并报告清算工作。
清算委员会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和财产目录以及制定的财产估价方案和清算方案,必须经董事会审查通过,并报企业主管部门和原审批机构备案。
第十五条 经董事会同意,清算委员会可以设立清算工作组,处理各项具体清算事务。清算工作组对清算委员会负责。

清算工作组成员由清算委员会聘请企业在职职工和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律师担任。
清算委员会有权解聘或者补派清算工作组成员。
第十六条 董事会应当在清算委员会成立后,立即通知企业有关人员在指定的期限内将企业的决算报表、财务帐册、财产目录、债权人和债务人名册以及与清算有关的其它资料,提交清算委员会。
第十七条 清算委员会应当采取协商决定的原则处理有关清算事务。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由董事会决定。
第十八条 对于董事会作出的有关清算的各项决定,清算委员会成员、董事会成员或者债权人认为有明显错误时,可以在董事会作出决定后七日内向企业主管部门或者原审批机构提出书面意见,请求审查;同时将书面意见副本抄送董事会。企业主管部门或者原审批机构应当在接到书面
意见后七日内作出书面答复。审查期间,除涉及企业财产处置或者所有权转移等重大问题外,董事会的决定应当继续执行。
第十九条 在清算过程中,原审批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派人参加有关会议或者采取其它必要的形式监督企业的清算工作。

第二章 普通清算^ 第三节 清算公告
第二十条 清算委员会应当在成立之日起六十日内,至少在《解放日报》、《文汇报》上和《人民日报》或者《中国日报》(英文版)上,两次刊登清算公告。第一次公告应当在清算委员会成立之日起十日内刊登。
清算公告应当写明企业名称、住所、清算原因、清算日期和申报债权的期限等。
第二十一条 清算委员会必须在成立之日起二十日内,书面通知已知的债权人申报债权。
第二十二条 债权人应当在收到通知后三十日内,未收到通知的债权人应当自第一次清算公告之日起九十日内,向清算委员会申报债权,并提交有关债权数额及其担保情况的证明材料。在规定的申报债权期限内未申报债权的,视为放弃债权。
债权人确有正当理由无法在申报债权期限内申报债权的,可以在企业剩余财产分配前请求清偿。

第二章 普通清算^ 第四节 债权债务与清偿
第二十三条 清算委员会对债权人申报的债权,经核定后,应当书面通知债权人。
第二十四条 债权人对清算委员会关于债权的核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诉讼期间,涉及财产分配的清算活动应当中止。
第二十五条 清算委员会负责收回企业的债权。对确属无法收回的债权,清算委员会应当书面向董事会说明原因,并提出证明,由董事会决定。
第二十六条 清算费用和清算委员会成员、清算工作组成员的酬劳,应当从企业现存财产中优先支付。
清算费用包括:
(一)企业财产的管理、变卖和分配所需要的费用;
(二)公告费用、诉讼费用;
(三)在清算过程中需支付的其他费用。
第二十七条 企业在未清偿其全部债务以前,不得将企业资产分配给企业投资各方。
企业清偿其全部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按照投资各方的实际出资比例进行分配,但合同、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八条 下列清算资料应当经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审查并出具证明:
(一)清算的资产负债表及其它会计报表;
(二)董事会提交清算委员会的财务帐册;
(三)清算方案所列资产的债权债务目录;
(四)资产作价依据。

第二章 普通清算^ 第五节 清算资产的估价及处置
第二十九条 企业资产估价的原则:
(一)合同、章程有规定的,按照合同、章程的规定办理;
(二)合同、章程无规定的,由投资各方协商决定,并报原审批机构批准;
(三)合同、章程无规定,投资各方协商又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条 清算企业的资产按照经董事会通过的清算方案进行处置。
资产变卖时,各方投资者有优先购买权,由出价高的一方购买。
各方投资者都放弃购买权的,经董事会同意,清算委员会可以采取招标或者拍卖等方式处理。

第二章 普通清算^ 第六节 清算终结
第三十一条 清算委员会在执行清算方案所确定的各项工作后,应当向董事会报告清算工作并编写清算结束报告。
清算结束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一)清算的原因、原则、期限、过程;
(二)清算的法律依据;
(三)债权债务的处理结果;
(四)企业资产的处理结果。
第三十二条 清算结束报告经董事会通过后,由董事会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原审批机构。
第三十三条 清算结束报告提交企业主管部门和原审批机构之日起十日内,清算委员会必须向税务机关、海关分别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和海关登记手续。
清算委员会应当在办结前款手续之日起十日内,凭税务机关、海关出具的证明和清算结束报告,代表董事会向原登记管理机构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缴销营业执照。
原登记管理机构在收回清算企业的营业执照后,负责在报纸上刊登注销企业公告。
第三十四条 企业进行清算时,其资产净额或者剩余财产减除企业未分配利润、各项基金和清算费用后的余额,超过实缴资本的部分为清算所得,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有关规定缴纳所得税。
第三十五条 企业清算结束、在办理注销手续之前,其各项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等全部清算资料按照下列办法移交保管: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由中方投资者负责保管;其中,中方投资者有两个以上的,由企业主管部门指定一个负责保管。
(二)外资企业的清算资产负债表和清算结束报告,交企业主管部门或者原审批机构保管。
上述资料的保管期限按照上海市财政局和上海市档案局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六条 在职中国职工的去向,按照国家和本市外商投资企业劳动人事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
经董事会同意,由清算委员会留用作为清算工作组成员协助企业进行清算工作的在职职工,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继续有效,直至清算工作结束。

第三章 特别清算
第三十七条 特别清算期间,清算委员会行使董事会的职权,未参加清算委员会工作的其他董事会成员,应当协助清算委员会工作。
第三十八条 清算委员会由投资者代表和有关主管机关的代表组成,也可以聘请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律师等参加。清算委员会主任由原审批机构指定,履行清算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职责。
清算委员会除承担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职责外,还可以主持召开董事会和债权人会议。
第三十九条 清算委员会向原审批机构负责。清算委员会处理清算事务,应当向原审批机构报告。
第四十条 所有债权人均为债权人会议成员,债权人会议成员享有表决权,但有财产担保的债权人未放弃优先清偿权的除外。
债权人会议主席由原审批机构从有表决权的债权人中指定。
第四十一条 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由清算委员会召集。以后的债权人会议,在清算委员会或者债权人会议主席认为必要时召开,或者在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的债权人要求时召开。
第四十二条 债权人会议主席有权列席清算委员会会议。
第四十三条 召集债权人会议应当提前十五日书面通知债权人。债权人不能出席债权人会议时,可以书面委托代理人参加会议。
第四十四条 债权人会议的任务:
(一)审查债权人的证明材料,确认有无财产担保的债权及其数额;
(二)了解债务清偿情况,向清算委员会提出债权人意见;
(三)审议并通过财产处理和分配方案。
第四十五条 债权人会议的决议由出席会议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通过,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必须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半数以上。
债权人会议通过的决议,对于全体债权人均有约束力。
企业资产不能抵偿债务,债权人对债权人会议决定的分配方案有异议的,可以在方案通过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还债。
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或者债权人宣告企业破产还债申请的,特别清算程序应当中止;人民法院裁定宣告企业进入破产还债程序后,特别清算程序应当终结。
第四十六条 对企业享有抵押权的债权人,可以在变卖抵押物的价款中优先受偿。不足抵偿部分,视为企业的其他债务;价款如有余额,应当并入企业财产。
第四十七条 除财产担保债务外,企业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清偿债务:
(一)所欠职工的工资、劳动保险费和职工安置费;
(二)所欠税款;
(三)其他债务。
财产不足清偿同一顺序债务的,按照比例分配。
第四十八条 清算方案应当充分听取董事会成员的意见,并由清算委员会提交原审批机构审核。
第四十九条 企业由于资产不能抵偿债务进行特别清算的,在原审批机构作出此项决定之日前六个月内的下列行为无效:
(一)隐匿、私分或者无偿转让财产;
(二)非正常压价出售财产;
(三)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
(四)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
(五)放弃自己的债权。
进行特别清算的企业有前款所列行为的,清算委员会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回财产,并入特别清算财产。
第五十条 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的企业应当以企业所有的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企业资产不足以抵偿债务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中外方合作者,如在合作期间已回收投资的,应当以企业所有的财产和已回收的投资额清偿债务。
不具备中国法人资格的企业,投资者或者合作各方对企业债务应当依法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第五十一条 清算委员会应当将特别清算结束报告提交原审批机构批准。
第五十二条 企业财产不足以支付清算费用和清算委员会成员、清算工作组成员酬劳的,清算委员会报原审批机构批准后,可以终止清算程序。
第五十三条 本章未规定的,可以参照本条例第二章的有关规定。但企业资产不能抵偿债务的,不适用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清算委员会、董事会和清算工作组的成员以及债权人,在清算期间有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依法追究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五十五条 国家法律、法规对企业清算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办理。
第五十六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的问题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外国投资工作的部门解释。
第五十七条 本条例自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1991年8月16日

中国建设银行关于印发“本、外币业务科目对照表”的通知

建设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关于印发“本、外币业务科目对照表”的通知
建设银行



为了做好外币业务报表与人民币业务报表的并表工作,总行制定了“本、外币业务科目对照表”,现印发你行。各行国际业务部门届时应对照此表,按规定的折算率生成相应的人民币会计报表,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同级会计部门,会计部门由此汇总生成本外币合并会计报表,并按规定报
送同级人民银行和管辖行。
外汇会计科目在建行资产负债表及人行资产负债表的归属以其对应的人民币科目归属为准。
以上通知,请转知所属遵照执行。

附件:

本外币业务科目对照表
---------------------------------------------------
外汇科目号| 外汇科目名称 |人民币科目号| 人民币科目名称 |余额方向| 备 注
-----|-------------|------|-----------|----|-------
1110 | 现金 | 518 | 现金 | D |
-----|-------------|------|-----------|----|-------
1120 | 运送中现金 | 518 | 现金 | D |
-----|-------------|------|-----------|----|-------
1210 | 存放境外同业 | 508 | 存放同业款项 | D |
-----|-------------|------|-----------|----|-------
1211 | 有息存放境外同业 | 508 | 存放同业款项 | D |
-----|-------------|------|-----------|----|-------
1220 | 存放总行资金(分行专用)| 572 | 存放系统内款项 | D |
-----|-------------|------|-----------|----|-------
1222 | 存放分行资金(辖内支行)| 572 | 存放系统内款项 | D |
-----|-------------|------|-----------|----|-------
1230 | 存放境内同业 | 508 | 存放同业款项 | D |
-----|-------------|------|-----------|----|-------
1231 | 存放境内同业定期 | 508 | 存放同业款项 | D |
-----|-------------|------|-----------|----|-------
| 存放人行准备金(总行专 | | | |
1240 | | 506 | 存中央银行一般性存款| D |
|用) | | | |
-----|-------------|------|-----------|----|-------
| 存放总行准备金(分行专 | | | |
1241 | | 572 | 存放系统内款项 | D |
|用) | | | |
---------------------------------------------------

续表
---------------------------------------------------
外汇科目号| 外汇科目名称 |人民币科目号| 人民币科目名称 |余额方向| 备 注
-----|-------------|------|-----------|----|-------
| 存放分行准备金(辖内分 | | | |
1242 | | 572 | 存放系统内款项 | D |
|支) | | | |
-----|-------------|------|-----------|----|-------
1250 | 存出保证金 | 516 | 银行存款 | D |
-----|-------------|------|-----------|----|-------
1310 | 系统同业拆出 | 568 | 系统内借出资金 | D |
-----|-------------|------|-----------|----|-------
1320 | 境外同业拆出 | 522 | 拆放同业 | D |
-----|-------------|------|-----------|----|-------
1330 | 境内同业拆出 | 522 | 拆放同业 | D |
-----|-------------|------|-----------|----|-------
1340 | 拆放金融性公司 | 524 | 拆放金融性公司 | D |
-----|-------------|------|-----------|----|-------

1410 | 短期投资 | 310 | 短期投资 | D |
-----|-------------|------|-----------|----|-------
1420 | 买入外币票据 | 464 | 贴现 | D |
-----|-------------|------|-----------|----|-------
1510 | 应收同业拆出利息 | 724 | 应收利息 | D |
-----|-------------|------|-----------|----|-------
1511 | 应收转贷款利息 | 724 | 应收利息 | D |
-----|-------------|------|-----------|----|-------
1520 | 应收贷款利息 | 724 | 应收利息 | D |
-----|-------------|------|-----------|----|-------
1530 | 期收外汇 | 730 | 其他应收款 | D |
-----|-------------|------|-----------|----|-------
1540 | 其他应收款 | 730 | 其他应收款 | D |
-----|-------------|------|-----------|----|-------
1550 | 催收贷款利息 | 726 | 催收贷款利息 | D |
-----|-------------|------|-----------|----|-------
1590 | 应收贷款挂帐利息 | 726 | 催收贷款利息 | D |
-----|-------------|------|-----------|----|-------
1710 | 进口押汇 | 420 | 其他企业流动资金贷款| D |
-----|-------------|------|-----------|----|-------

1711 | 出口押汇 | 420 | 其他企业流动资金贷款| D |
-----|-------------|------|-----------|----|-------
1720 | 票据贴现 | 464 | 贴现 | D |
-----|-------------|------|-----------|----|-------
1730 | 短期外汇贷款 | 420 | 其他企业流动资金贷款| D |
-----|-------------|------|-----------|----|-------
1731 | 长期外汇贷款 | 478 | 其他贷款 | D |
-----|-------------|------|-----------|----|-------
1740 | 商业借款转贷款 | 452 | 中央委托贷款 | D |
-----|-------------|------|-----------|----|-------
1741 | 买方信贷转贷款 | 452 | 中央委托贷款 | D |
-----|-------------|------|-----------|----|-------
1742 | 外国政府借款转贷款 | 452 | 中央委托贷款 | D |
-----|-------------|------|-----------|----|-------
1743 | 国际金融组织转贷款 | 452 | 中央委托贷款 | D |
-----|-------------|------|-----------|----|-------
1744 | 发行外汇债券转贷款 | 472 | 特种贷款 | D |
-----|-------------|------|-----------|----|-------
1750 | 委托分行专项贷款 | 521 | 调拨资金 | D |
-----|-------------|------|-----------|----|-------

1751 | 委托分行贷款 | 521 | 调拨资金 | D |
-----|-------------|------|-----------|----|-------
1752 | 委托分支行贷款 | 521 | 调拨资金 | D |
-----|-------------|------|-----------|----|-------
1760 | 委托贷款 | 456 | 地方其他委托贷款 | D |
-----|-------------|------|-----------|----|-------
1770 | 融资租赁贷款 | 478 | 其他贷款 | D |
-----|-------------|------|-----------|----|-------
1780 | 催收贷款 | 478 | 其他贷款 | D |081、083
-----|-------------|------|-----------|----|-------
1810 | 固定资产 | 702 | 固定资产 | D |
-----|-------------|------|-----------|----|-------
1811 | 累计折旧 | 703 | 累计折旧 | D |
-----|-------------|------|-----------|----|-------
1812 | 固定资产清理 | 704 | 固定资产清理 | D |
-----|-------------|------|-----------|----|-------
1910 | 信托资产 | 731 | 待兑付有价证券 | D |
---------------------------------------------------

续表
---------------------------------------------------
外汇科目号| 外汇科目名称 |人民币科目号| 人民币科目名称 |余额方向| 备 注
-----|-------------|------|-----------|----|-------
1920 | 长期投资 | 312 | 长期投资 | D |
-----|-------------|------|-----------|----|-------
1930 | 无形资产 | 705 | 无形资产 | D |
-----|-------------|------|-----------|----|-------
1940 | 待摊费用 | 706 | 递延资产 | D |
-----|-------------|------|-----------|----|-------
1950 |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 | 708 | 待处理财产损溢 | D |
-----|-------------|------|-----------|----|-------
1960 | 拨付所属外汇营运资本金 | 802 | 拨付所属营运资本金 | D |
-----|-------------|------|-----------|----|-------
1990 | 外汇债券折价 | 471 | 金融债券资金 | D |
-----|-------------|------|-----------|----|-------
2110 | 外汇活期储蓄存款 | 287 | 活期储蓄存款 | C |
-----|-------------|------|-----------|----|-------
2111 | 外汇定期储蓄存款 | 285 | 定期储蓄存款 | C |
-----|-------------|------|-----------|----|-------

2210 | 单位活期外汇存款 | 273 | 商业企业存款 | C |
-----|-------------|------|-----------|----|-------
2211 | 单位定期外汇存款 | 281 | 定期存款 | C |
-----|-------------|------|-----------|----|-------
2310 | 同业活期外汇存款 | 507 | 同业存放款项 | C |
-----|-------------|------|-----------|----|-------
2311 | 同业定期外汇存款 | 507 | 同业存放款项 | C |
-----|-------------|------|-----------|----|-------
| 分行活期外汇存款(总行专| | | |
2320 | | 571 | 系统内存放款项 | C |
|用) | | | |
-----|-------------|------|-----------|----|-------
| 分行定期外汇存款(总行专| | | |
2321 | | 571 | 系统内存放款项 | C |
|用) | | | |
-----|-------------|------|-----------|----|-------
| 辖内行活期外汇存款(分 | | | |
2330 | | 571 | 系统内存放款项 | C |
|行) | | | |
-----|-------------|------|-----------|----|-------

| 辖内行定期外汇存款(分 | | | |
2331 | | 571 | 系统内存放款项 | C |
|行) | | | |
-----|-------------|------|-----------|----|-------
| 代理人行准备金存款(总 | | | |
2340 | | 507 | 同业存放款项 | C |
|行) | | | |
-----|-------------|------|-----------|----|-------
| 分行准备金存款(总行专 | | | |
2341 | | 571 | 系统内存放款项 | C |
|用) | | | |
-----|-------------|------|-----------|----|-------
2342 | 辖内行准备金存款(分行)| 571 | 系统内存放款项 | C |
-----|-------------|------|-----------|----|-------
2410 | 贷款转存款 | 261 | 其他资金存款 | C |
-----|-------------|------|-----------|----|-------
2420 | 存入保证金 | 279 | 保证金存款 | C |
-----|-------------|------|-----------|----|-------
2430 | 信用卡备用金 | 261 | 其他资金存款 | C |
-----|-------------|------|-----------|----|-------

2440 | 临时存款 | 261 | 其他资金存款 | C |
-----|-------------|------|-----------|----|-------
2510 | 系统同业拆入 | 569 | 系统内借入资金 | C |
-----|-------------|------|-----------|----|-------
2520 | 境外同业拆入 | 519 | 同业拆入 | C |
-----|-------------|------|-----------|----|-------
2530 | 境内同业拆入 | 519 | 同业拆入 | C |
-----|-------------|------|-----------|----|-------
2540 | 金融性公司拆入 | 523 | 金融性公司拆入 | C |
-----|-------------|------|-----------|----|-------
2610 | 应付定期存款利息 | 717 | 应付利息 | C |
-----|-------------|------|-----------|----|-------
2611 | 应付同业拆入利息 | 717 | 应付利息 | C |
-----|-------------|------|-----------|----|-------
2612 | 应付境外借款利息 | 717 | 应付利息 | C |
-----|-------------|------|-----------|----|-------
2613 | 应付债券利息 | 717 | 应付利息 | C |
---------------------------------------------------

续表
---------------------------------------------------
外汇科目号| 外汇科目名称 |人民币科目号| 人民币科目名称 |余额方向| 备 注
-----|-------------|------|-----------|----|-------
2620 | 代收委托贷款利息 | 728 | 代收贷款利息 | C |
-----|-------------|------|-----------|----|-------
2630 | 期付外汇 | 729 | 其他应付款 | C |
-----|-------------|------|-----------|----|-------
2640 | 其他应付款 | 729 | 其他应付款 | C |
-----|-------------|------|-----------|----|-------
2650 | 暂记利息 | 725 | 待转营业收入 | C |
-----|-------------|------|-----------|----|-------
2660 | 汇入汇款 | 732 | 应解汇款 | C |
-----|-------------|------|-----------|----|-------
2670 | 汇出境外汇款 | 731 | 待兑付有价证券 | C |
-----|-------------|------|-----------|----|-------

2690 | 待转营业收入 | 725 | 待转营业收入 | C |
-----|-------------|------|-----------|----|-------
2810 | 境外商业借款 | 451 | 中央委托贷款基金 | C |
-----|-------------|------|-----------|----|-------
2820 | 买方信贷借款 | 451 | 中央委托贷款基金 | C |
-----|-------------|------|-----------|----|-------
2830 | 外国政府借款 | 451 | 中央委托贷款基金 | C |
-----|-------------|------|-----------|----|-------
2840 | 国际金融组织借款 | 451 | 中央委托贷款基金 | C |
-----|-------------|------|-----------|----|-------
2850 | 发行外汇债券 | 471 | 金融债券资金 | C |
-----|-------------|------|-----------|----|-------
2851 | 外汇债券溢价 | 471 | 金融债券资金 | C |
-----|-------------|------|-----------|----|-------
2910 | 代理贷款资金 | 521 | 调拨资金 | C |
-----|-------------|------|-----------|----|-------
2911 | 借入总行资金 | 521 | 调拨资金 | C |
-----|-------------|------|-----------|----|-------
2912 | 借入分行资金 | 521 | 调拨资金 | C |
-----|-------------|------|-----------|----|-------

2920 | 委托贷款资金 | 455 | 地方其他委托贷款基金| C |
-----|-------------|------|-----------|----|-------
2930 | 信托负债 | 731 | 待兑付有价证券 | C |
-----|-------------|------|-----------|----|-------
2940 | 外汇买卖损失准备 | 729 | 其他应付款 | C |
-----|-------------|------|-----------|----|-------
2950 | 应结汇款项 | 729 | 其他应付款 | C |
-----|-------------|------|-----------|----|-------
2990 | 呆帐准备金 | 734 | 贷款呆帐准备金 | C |
-----|-------------|------|-----------|----|-------
2991 | 坏帐准备金 | 735 | 坏帐准备金 | C |
-----|-------------|------|-----------|----|-------
2992 | 投资风险准备金 | 736 | 投资风险准备金 | C |
-----|-------------|------|-----------|----|-------
3110 | 上级拨入外汇营运资本金 | 803 | 上级拨入营运资本金 | C |
-----|-------------|------|-----------|----|-------
3120 | 外汇营运资本金 | 803 | 上级拨入营运资本金 | C |
-----|-------------|------|-----------|----|-------
3130 | 资本公积金 | 804 | 资本公积 | C |
-----|-------------|------|-----------|----|-------

3140 | 盈余公积金 | 805 | 盈余公积 | C |
-----|-------------|------|-----------|----|-------
3150 | 本年利润 | 806 | 本年利润 | C |
-----|-------------|------|-----------|----|-------
3160 | 利润分配 | 807 | 利润分配 | C |
-----|-------------|------|-----------|----|-------
4110C| 国内外汇联行往来 | 531 | 联行往帐 | C |
-----|-------------|------|-----------|----|-------
4110D| 国内外汇联行往来 | 533 | 联行往帐 | D |
-----|-------------|------|-----------|----|-------
4111C| 国内分行往来 | 533 | 联行往帐 | C |
-----|-------------|------|-----------|----|-------
4111D| 国内分行往来 | 531 | 联行往帐 | D |
-----|-------------|------|-----------|----|-------
4210C| 辖内外汇联行往来 | 551 | 省辖往帐 | C |
-----|-------------|------|-----------|----|-------
4210D| 辖内外汇联行往来 | 553 | 省辖来帐 | D |
---------------------------------------------------

续表
---------------------------------------------------
外汇科目号| 外汇科目名称 |人民币科目号| 人民币科目名称 |余额方向| 备 注
-----|-------------|------|-----------|----|-------
4211C| 辖内行往来 | 553 | 省辖来帐 | C |
-----|-------------|------|-----------|----|-------
4211D| 辖内行往来 | 551 | 省辖往帐 | D |
-----|-------------|------|-----------|----|-------
4310C| 内部往来 | 565 | 内部往来 | C |
-----|-------------|------|-----------|----|-------
4310D| 内部往来 | 565 | 内部往来 | D |
-----|-------------|------|-----------|----|-------
4410C| 外汇调整 | 721 | 外汇买卖 | C |
-----|-------------|------|-----------|----|-------
4410D| 外汇调整 | 721 | 外汇买卖 | D |
-----|-------------|------|-----------|----|-------
4411C| 经营套汇 | 721 | 外汇买卖 | C |
-----|-------------|------|-----------|----|-------
4411D| 经营套汇 | 721 | 外汇买卖 | D |
-----|-------------|------|-----------|----|-------
4412C| 代客套汇 | 721 | 外汇买卖 | C |
-----|-------------|------|-----------|----|-------
4412D| 代客套汇 | 721 | 外汇买卖 | D |
-----|-------------|------|-----------|----|-------
4413C| 外汇买卖 | 721 | 外汇买卖 | C |

-----|-------------|------|-----------|----|-------
4413D| 外汇买卖 | 721 | 外汇买卖 | D |
-----|-------------|------|-----------|----|-------
4414C| 外汇兑换 | 721 | 外汇买卖 | C |
-----|-------------|------|-----------|----|-------
4414D| 外汇兑换 | 721 | 外汇买卖 | D |
-----|-------------|------|-----------|----|-------
4510C| 预拨费用 | 714 | 拨入费用 | C |
-----|-------------|------|-----------|----|-------
4510D| 预拨费用 | 712 | 预拨费用 | D |
-----|-------------|------|-----------|----|-------
5110 | 利息收入 | 851 | 利息收入 | C |
-----|-------------|------|-----------|----|-------
5111 | 同业往来利息收入 | 853 | 金融企业往来收入 | C |
-----|-------------|------|-----------|----|-------
5120 | 手续费收入 | 855 | 手续费收入 | C |
-----|-------------|------|-----------|----|-------
5121 | 其他营业收入 | 859 | 其他营业收入 | C |
-----|-------------|------|-----------|----|-------
5122 | 外汇买卖收益 | 857 | 汇兑收益 | C |

-----|-------------|------|-----------|----|-------
5123 | 投资收益 | 863 | 投资收益 | C |
-----|-------------|------|-----------|----|-------
5124 | 营业外收入 | 861 | 营业外收入 | C |
-----|-------------|------|-----------|----|-------
5210 | 利息支出 | 852 | 利息支出 | D |
-----|-------------|------|-----------|----|-------
5211 | 同业往来利息支出 | 854 | 金融企业往来支出 | D |
-----|-------------|------|-----------|----|-------
5220 | 手续费支出 | 855 | 手续费支出 | D |
-----|-------------|------|-----------|----|-------
5221 | 营业费用 | 858 | 营业费用 | D |
-----|-------------|------|-----------|----|-------
5222 | 税金支出 | 864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D |
-----|-------------|------|-----------|----|-------
5223 | 其他营业支出 | 862 | 其他营业支出 | D |
-----|-------------|------|-----------|----|-------
5224 | 外汇买卖损失 | 860 | 汇兑损失 | D |
-----|-------------|------|-----------|----|-------

5225 | 营业外支出 | 866 |营业外支出 | D |
-----|-------------|------|-----------|----|-------
| | | | |
---------------------------------------------------
说明:1.外汇会计共同类科目目前允许在报表的借贷两方都保留余额,上表中分别在科目号后缀以C、D表示,归并时
可能要并入不同的人民币科目。
2.备注栏为需要归并的表外科目代号。



1996年12月19日

阳江市人民政府印发《阳江市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阳江市人民政府


印发《阳江市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的通知

阳府〔2009〕5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阳江市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五届二十三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七月十三日







阳江市非税收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非税收入管理,规范财政收入分配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各级政府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资金管理、支出管理、票据管理以及监督检查,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之外的下列财政收入:

(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根据法律、法规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为支持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政府性基金;

(三)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实施行政处罚的组织依法查处违法案件时取得的罚没财物和追回赃款赃物所形成的罚没收入;

(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国有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通过出租、出售、出让、转让或者其他方式取得的收益;

(五)国有资本分享的企业税后利润,国有股股利、红利、股息,企业国有产(股)权转让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取得的收益以及依法由国有资本享有的其他经营收益;

(六)国有的土地、海域、矿区、场地等国有资源和其他公共资源的开发权、使用权、冠名权、广告权、特许经营权等,通过招标、拍卖或者其他方式出让取得的收入;

(七)按照国家规定的彩票资金构成比例筹集的彩票公益金;

(八)以国家机关、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已指定具体捐赠对象和项目的定向捐赠收入除外);

(九)主管部门通过提取管理费、收入分成、下级上解资金或者其他方式集中的所属事业单位的收入;

(十)事业单位收取的体现政府职能或者具有垄断性的经营服务性收费收入;

(十一)纳入非税收入账户体系的各类账户所产生的利息收入(含税收利息收入);

(十二)其他依法设定的非税收入。

前款规定的收入属应纳税的,依法纳税后的收入为非税收入。

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非税收入管理应当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非税收入项目的设定、收支管理和监督应当依法进行。

非税收入按照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实行科学、有效的分类规范管理。

第五条 非税收入实行收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按照综合财政预算管理的要求,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

  第六条 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领导,严格实施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省有关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积极推进非税收入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非税收入监督机制,切实提高非税收入管理水平。

第七条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以下简称财政部门)是政府非税收入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并具体负责本级非税收入年度预算(计划)的编制草案和组织执行等工作。

审计、物价、监察、法制等有关部门按照法定职权,做好非税收入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征收管理



第八条 向缴款义务人征收或者收取(以下统称征收)非税收入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为执收单位。

法律、法规、规章和依法设定非税收入项目的文件已规定执收单位的,由规定的执收单位征收;法律、法规、规章和依法设定非税收入项目的文件没有规定执收单位的,财政部门为执收单位。

执收单位征得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可委托其他单位代征非税收入。委托应当签订委托协议书。受委托单位不得再委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征非税收入。

第九条 执收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向社会公布本单位负责征收的非税收入项目及其依据、范围、标准、时限、程序,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二)编制本单位非税收入年度预算(计划)草案,报送同级财政部门;

(三)依法向缴款义务人足额征收非税收入;

(四)记录、汇总、核对并向同级财政部门定期报送非税收入征缴情况;

(五)法律、法规、规章和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条 执收单位或者其委托单位应当严格依法征收非税收入,确保应收尽收,不得多征、少征或者擅自减征、免征、缓征,不得隐瞒、转移、截留、坐支、挪用、私存私放、私分或者变相私分所得非税收入款项。

任何部门、单位不得违法设定非税收入项目、范围、标准和征收非税收入。

第十一条 依法应当缴纳非税收入款项的单位或者个人为缴款义务人。

缴款义务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标准、方式、途径缴纳非税收入款项,不得逃避缴纳义务。

第十二条 非税收入项目的缓征、减征、免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办理。

本条款规定的缓征、减征、免征事项,只适用于本级管理的非税收入,涉及与上级人民政府参与分成的非税收入,应报经上级财政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 财政部门负责组织非税收入的征收和依照公开公平原则确定非税收入的代收银行,并可在代收银行设立用于归集、记录和划解非税收入款项的汇缴账户。财政部门根据双方约定,按银行代收非税收入的业务量或者收缴金额向代收银行支付手续费。

执收单位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可开设只收不支的非税收入汇缴专用存款账户,用于归集本单位现场征收的或者零散的非税收入并按规定上缴财政。

第十四条 缴纳非税收入采取直接缴款或者集中汇缴方式。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当场收款或者纳入非税收入汇缴专用存款账户的非税收入采取集中汇缴方式外,均应采取直接缴款方式。

采取直接缴款方式的,缴款义务人凭执收单位或者其委托单位开具的缴款凭证,到代收银行的营业网点或者通过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缴款途径,将非税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财政专户或者财政部门设立的汇缴账户。

采取集中汇缴方式的,执收单位或者其委托单位向缴款义务人收款并开具财政票据或者发票后,在同级财政部门规定期限内,汇总填制缴款凭证,并将非税收入按收款项目编码缴入国库单一账户、财政专户或者财政部门设立的汇缴账户。



第三章 资金管理



  第十五条 财政部门负责设立和管理本级的非税收入账户体系,包括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用于记录、核算、反映预算资金收支活动的国库单一账户,在银行开设用于记录、核算、反映未纳入预算内管理的非税收入及其支出活动的非税收入财政专户以及用于记录、核算、反映非税收入的汇缴、集中支付和特殊专项支出等活动的其他账户。

第十六条 根据分级财政管理体制,为国家、省代收的非税收入,全部缴入中央、省国库;涉及市与国家、省分成的非税收入,分成比例应当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涉及市与县(市、区)分成的非税收入,分成比例由市政府规定。

上、下级分成的非税收入,按照就地缴款、分级划解、及时结算的原则,由财政部门定期划解、结算,不得拖延、滞压、隐瞒、截留。

第十七条 非税收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者非税收入财政专户后,有下列情形的,应当办理退库:

(一)多缴款、重复缴款、错缴款的;

(二)由于调整非税收入征收标准,需要退还款项的;

(三)财政部门规定应当办理退库手续的其他情形。

非税收入的退库,应当通过国库单一账户、非税收入财政专户办理,其他账户不得办理。

第十八条 办理非税收入退库,需退还缴款义务人,由缴款义务人向执收单位或者其委托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执收单位或者其委托单位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核实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需退还执收单位及其委托单位或者代收银行的,由请求退款的执收单位或者代收银行书面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财政部门接到资料齐全的退库申请后,属于本级管理权限的,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审批并退款;涉及上级财政部门管理的非税收入的,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后,按规定程序报上级财政部门批准。



第四章 支出管理



第十九条 非税收入应当按照综合财政预算的原则,纳入统一的政府预算体系统筹安排。

除有规定用途或者弥补征收成本性支出外,非税收入应当与执收单位的支出分离。

具有专项用途的非税收入,在预算编制和执行时,按照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安排,专款专用,结余可结转下年度使用。

第二十条 非税收入安排的支出纳入部门预算。

执收单位的基本支出,按照其职能、定员和部门预算核定的支出标准统筹安排;项目支出由同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核定。

执收单位委托其他单位征收非税收入的费用,通过部门预算安排。取得国有资产或者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必须的征收成本,由财政部门按规定核定。

第二十一条 各部门、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部门预算执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

第二十二条 非税收入安排的支出资金经政府审批后,由财政部门核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具体拨付办法按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五章 财政票据管理



第二十三条 财政票据是执收单位或者其委托单位、代收银行在征收非税收入时向缴款义务人开具的财政部门印制的收款凭证,是财务收支的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

征收非税收入时应当开具财政票据,执收单位或者其委托单位、代收银行不按照财政部门的规定向缴款义务人开具财政票据的,缴款义务人有权拒绝缴款并向财政部门投诉。

第二十四条 财政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财政部门的规定,购领、保管和发放财政票据,并对财政票据的使用进行稽查和核销。

第二十五条 执收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门的规定和收入级次或者财务隶属关系购领、开具、保管、核销财政票据,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财政票据安全和合法使用。

第二十六条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转让、转借、串用、代开、伪造、变造、私自印制和销毁财政票据;禁止利用财政票据乱收费乱罚款或者超出规定范围和标准征收非税收入;禁止使用非法财政票据。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非税收入的征收、入库、支出和财政票据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反非税收入管理规定的行为。审计、物价、监察、法制等部门应当依法对非税收入有关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出处理。

监督检查部门实施监督检查后,应当出具检查结论;对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依法移送。受移送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并将结果书面告知移送部门。

第二十八条 各部门、单位应当加强对本部门、本单位及所属单位或者其委托单位的非税收入的监督管理,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和处理;接受有关部门、机构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和情况,不得拒绝、隐匿、谎报、阻挠、拖延,并应严格执行有关部门依法作出的检查处理决定。

第二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监督检查部门检举违反非税收入管理规定的行为。受理的部门应当依法查处,并将处理结果告知有联络方式的检举人;对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及时移送有权处理的部门。负责受理和查处的部门应当为检举人保密,不得将检举人姓名及检举材料转给被检举的单位和个人。

对举报违法行为有功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属于《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所列违法违规行为的,依照这些规定予以处罚或者处分。

第三十一条 执收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由财政等监督部门依照各自职权责令改正,追缴应收、应缴的非税收入,退还违法多收的资金,调整有关会计账目;对执收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主管人员和其他人员,由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法委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征收、代收非税收入的;

(二)违法多征、少征非税收入的;

(三)违反收缴分离规定的;

(四)转移、私分或者变相私分非税收入的;

(五)不按规定办理非税收入退库的;

(六)不按规定购领、开具、保管、销毁财政票据,利用财政票据乱收费乱罚款或者使用非法财政票据的;

(七)不履行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职责的。

第三十二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由财政等监督部门依照各自职权责令改正,追缴应收的非税收入,调整有关会计账目;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由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作为缴款义务人逃避缴纳非税收入义务的;

  (二)不按规定执行部门预算的;

(三)违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

(四)不履行内部监督义务或者拒绝接受有关部门、机构依法实施监督的。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需要对具体的非税收入制定具体的分类管理办法的,由财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